扇子是盛夏解暑标配之一,人们通常认为扇子是手持、轻便、易收纳的,这是来自手持扇的印象。其实,扇子最初并非用于纳凉,而主要用于仪式。
r扇子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虞舜时代,舜帝为彰显“广开视听,求贤自辅”的治国理念,特制“五明扇”——这种以五色雉羽或织物制成的仪仗器物,形如门扉,开启了扇作为政治象征的源头。
r殷商时,人们用色彩艳丽的禽鸟羽毛来制作扇子,由他人手持作为仪仗。《尔雅》记载:商周时期,制作扇子的材料以木、苇等为主,“以木曰扉,以苇曰扇。”用木材制作的称作“扉”,用苇子编织的称作“扇”。古人为这种长柄大扇专门造了个字——“翣”(shà),上面的“羽”就是它的材质,“妾”是它的功用。甲骨文的“妾”字,原义是身负刑具的女奴,不得不辛苦地为他人劳作。因而“翣”就说明了这种仪仗扇是需要由奴仆高举的。
r长柄扇后来发展成“障扇”或称“掌扇”,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。比如唐阎立本的《步辇图》中,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坐榻上,另有三个宫女分别在前后掌扇和持华盖。
r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战国的。湖北江陵马山砖厂楚墓出土过一把竹编的扇子,扇柄在扇子的一侧,就像一扇单扇门。单扇门在古代称作“户”,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也像门户,“扇”字之所以从羽从户,由此可以得到明证。
r这把扇子是单边,类似于斧头形状,扇风效率不高,不是采用我们现在惯用的上下摇摆,而是通过旋转柄来送风。当然这是一种猜测,还有一种猜测是故意模仿斧头或武器的形制,不仅扇风,还带有一种武力的威慑、权力的威仪。
r森严的等级制度更将其纳入礼法体系,《周礼》规定仪仗扇使用需严格遵循等级:“天子八扇,诸侯六扇,大夫四扇,士二扇”。此制度延续至秦汉,如秦始皇“雉尾扇”仪仗、汉代帝王车驾的“障扇队列”,均以扇数凸显尊卑。扇子的礼仪功能在后世一直得到延续,如唐代阎立本《步辇图》中,唐太宗身侧宫女执长柄团扇随行,仍可见上古仪扇遗风。龙门石窟莲花洞供养人礼佛图,整幅浮雕画面构图严谨,人物形象栩栩如生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,供养人在进行礼佛仪式时,仆从手拿伞盖、手持扇子,不仅可以遮风避尘,还体现了供养人的尊贵地位。
r那么,扇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消暑的功能呢?据王子年《拾遗记》记载,周昭王时,涂脩国献青凤、丹鹊两种名贵的珍禽。盛夏时,周昭王派人用其翅、尾,制成“游飘”“条融”“兮光”“仄影”4把名扇,让宫女为他扇风,结果“轻风四散,冷然自凉”,深得周昭王喜爱。
r虽然扇子深得周昭王喜爱,但当时用扇消暑远未普及。春秋战国时期,士大夫使用羽扇,还会遭人讪笑。有一次楚襄王章台聚会,宋玉、唐勒等“皆持白鹤之羽以为扇,诸侯掩麈(zhǔ)而笑”,楚襄王见了也很不高兴,当场引起一番舌战。宋玉引经据典,侃侃而辩,才算折服诸侯。
r直至东汉《春秋繁露》首提“以扇逐暑”,标志扇子实用功能的转化,然在汉代团扇兴起前,羽扇与长柄扇始终是贵族特权的政治符号。
r文/本报记者陈品
r来源:北京青年报
r象泰配资-股票场外配资-有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吗-正规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